内容营销是实现销量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在内容营销的实施过程中,从内容发布到企业销量增长却还存在时空上的间隙。因此,在营销内容发布之后,营销人员需要监测,判断内容营销是否朝着预计的方向发展。
判断的指标其实很简单,从5个角度出发即可。
I.网站流量
进行内容营销活动与建立销售漏斗非常类似:营销人员的任务是尽量用内容吸引用户,确保他们能达到漏斗的底端,即达成购买。因此,内容营销效果的第一个衡量标准是:有多少人进入“漏斗”,也就是发布营销内容的网站的页面访问量。
——网站页面访问量主要取决于:1. 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2. 订阅企业邮件的用户数量、3. 企业的社交网站关注者的数量。
当我们发现发布营销内容的网页访问量很少时,可以试着看看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搜索引擎排名,邮件标题,在社交媒体中发布营销内容的方式(发布时间至关重要)等。
为了确保传播的广度,营销人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为搜索引擎优化营销内容(使用适当的关键词,鼓励站外链接)
•为发布平台找到合适的目标订阅者和社交媒体关注者
•准备大量的邮件清单以及社交媒体关注名单
II. 用户参与
在考量网页的访问量之后,用户参与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指标。
用户参与就是人们与企业发布的内容互动的时间长度以及质量优劣。用户参与通常会转化为反弹率、用户停留在企业网站的时间、放弃率、评论以及分享数量等。
——用户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 内容相关性是关键、2. 页面设计和布局很重要、3. 内容有吸引力,能抓住观众。
那么,我们如何管控用户参与呢?
1.跳出率:网友进入网站后,并没有继续访问该网站其他页面或选项,也就是没有阅读网站的内容。
2.平均浏览时间
3.页面/浏览等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会发现明明有了足够的流量,但用户却没有参与互动,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些东西让用户望而却步(太多广告,字体太小等)
•内容没有精准定位目标客户
•页面包含过多的内容(用户没有耐心看完全部的内容)
•内容结构不合理(理想的结构是清楚地让用户知道应该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缺乏实质性内容(一些有用的﹑新的﹑娱乐性的﹑深入的﹑激励人心的内容,使发布的内容具有可读性)
III. 用户分享
另一个衡量内容营销成功与否的准绳是有多少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分享了你所发布的内容。
——衡量社会影响力的捷径是查看在营销内容附近的“喜欢”、“转发”、“分享”等按钮中显示的数字。然而,他们并没有完整地计算到所有的分享数量,营销人员需要探究更具体的数字,来调整营销策略。
中国的两大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和微信都有自带的数据统计功能,方便企业及时了解通过这两个渠道发布的内容营销效果。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功能大致分为用户分析、图文分析和消息分析;微博可以从微数据中查到微博的活跃度﹑传播力、覆盖度、粉丝分析等,企业微博还可以通过粉丝服务和数据中心以及微博风云来进行社交媒体监测。
IV. 反向链接
一般来说,人们链接网页的内容是因为它有用、具有权威性(人们想要引用它)、很有趣等等,所以反向链接(从其他网站链接回你发布的内容)是事关内容营销成败的另一参考数据。
专家们分析了能够增加反向链接的内容特征:
•实用性:人们乐于链接那些真正有效,能够在未来被用到的内容
•权威性:人们倾向于引用有声望的作者写的权威性内容
•激发自尊:发布的内容能增强人们的信心
•有趣:搞笑的内容几乎是最常获得链接的内容
•有争议性:如果你的内容独特,能够引发人们讨论,就很有可能被链接
V. 顾客转化率
顾客转化率指的是营销内容在网站发布之后,用户从单纯的浏览者转化为企业网站顾客。顾客转化率的大小取决于用户能否意识到企业希望通过内容营销所达到的效果。有的营销人员会在网页上加入一个醒目的按钮,上面写着“点击我(click me)”,或者是在网页上放置相关链接,这些方法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顾客转化率的因素是,企业的营销内容是否和营销目标相一致。例如,如果某旅游公司的营销的目标是让人们登记并且订阅旅游公司的推广邮件,这时,营销的内容却是餐厅的菜单就显得非常不明智了。
——管控顾客转化率时,我们可通过查看以下几个数据进行:1. 目标达成率和总放弃率、2. 目标流量、3. 访问者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实行内容营销时,一定不要遍地撒网,尽量衡量多个指标来权衡内容营销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内容生产和活动分配与最终的目标处于同一战线上,实现营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