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主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为推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民众数字素养和技能,加强数字人才培养。
珍岛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数字营销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服务于产业企业的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技师院校等教育领域实现数字化赋能。
珍岛结合企业的发展痛点,与高校充分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科技驱动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珍岛围绕企业普遍遇到的人力缺乏、专业技能不足、营销与运营管理低效等难题,联合高校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帮助企业高效推进和执行数字化成长战略。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截止到2021年末,中国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规模预计达到42.4万亿元,环比去年增长8.2%,数字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新冠疫情加速了经济数字化的脚步,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产业对人才提出新要求,数字化能力培养迫在眉睫。
珍岛响应国家发展号召,通过技术赋能、知识赋能、资源赋能,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突出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大力加强合作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课程比重,推进教育模式、内容与市场需求对接,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利用珍岛智能营销云平台等数字化技术载体,践行OBE教学理念和 PBL 教学方式,以真实技术应用环境和真实企业项目,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助力高校进行高品生产力人才培养,塑造可以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技能型人力资源,真正通过实践技术应用赋能教育,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融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数字人才。
#共育数字化人才,珍岛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教育部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珍岛作为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年第二批、2020年第1批、2020年第二批、2021年5月批次、2021年6月批次、2021年7月批次的项目合作单位,与高校开展新文科建设、师资培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等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创新。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数字化人才培养,加快满足产业、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进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新形势下高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适应性,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就业为牵引,珍岛打造“人才培养到人才输送”生态闭环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各行各业需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数字企业亟需数字人才,人才培养和输出尤为重要。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新技术不断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拉动着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当传统专业培养模式下的人才不再满足企业需求和时代发展,教学创新已是必然趋势。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新人才背景下,教改要以学生为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课程创新、教学团队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
为推动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教育部2021年第1次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珍岛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首批合作单位,与高校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习基地和人力资源提升等三类项目。以产业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为方向,以就业为牵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驱动力,协同行业、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实现人才输送的双向畅通。为高校打通“人才培养到就业输送”最后一公里,构建人才培养生态圈,共同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复制成功
×